當天拍攝的全景圖,目測至少有80人沒有座位! |
認識楊醫師後最重要的事,就是:追蹤楊醫師的臉書,並且設定接收通知!
這回以助教身份參加【跟TED學表達,讓世界記住你】,很幸運的被分配到講者區,所以附加的收獲就是可以近距離的與講者有互動!
這場活動辦得非常成功,幕後工程當然是楊醫師!從兩個月前的群眾號召、今日十二位講者的海選、一周前的助教工作分配到開始十分鐘前的助教行前訓練,以及活動主持人!他全都自己來!
楊醫師設計的這份講義很有意思:居然是測驗卷,演講還沒開始就要前測?還好不需要向左傳閱交換改,除了TED各代表的字母,其餘的專業提問,我還真答不出來!
活動進行中畫的TED十誡圖 |
楊士比亞曰:三分鐘演講的訣竅:有效、有趣、有創意。
如果有機會讓你站上TED舞台三分鐘,你想和大家說什麼?今天,除了楊醫師的表演外,還聽了十二位超級優秀的講者,站在台上分享他們人生最重要的故事及最專精的議題。
楊士比亞又曰:打不贏的敵人,就把他納入朋友。
成功,就是不斷地堅持不要臉!林藝老師,當初可以選擇自己一個人去淨灘,也可以選擇揪團號召青年參與,但是她選擇較辛苦的後者,只因要以信心帶來一種可能性,證明每一個人小小的力量都可以推動社會前進。親身聽過她的演說、台下聊過幾分鐘,真的讓我好刮目相看,同年紀的我們,為什麼她做的事比我偉大那麼多呢?我可以做什麼,變成更有影響力的人,是我還要在學習思考的課題!
上過楊醫師的課,聽過他幾場演講,你一定會問:為什麼我還要再來聽?答案很簡單:因為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收獲,每一次都比上一次還要精彩,每一次都會還會想要知道下一次是什麼時候。
踏出學校後,加上現在的工作,其實很少再有機會舉辦活動或是擔任工作人員。謝謝楊醫師,讓我從助教這個角色做中學,舉辦那樣大場面的活動!
回家的路上,我不斷思考很多人問我的問題:「都已經畢業了,根本不需要再向教授報告了,在工作上,也很少輪的到我對外簡報,為什麼我還要去上簡報課?」
這個答案很簡單:我想,我要學的是專業的表達;不管是工作上的專業領域或是人生小事,我要我說出來的話是能夠讓人信服、具有影響力,最重要的是:讓世界記住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